ADDRESS
保定市滿城區聯東U谷22號樓與普通儲能系統不同,智能儲能系統融合了通信技術、電力電子技術、傳感技術、高密技術、高效散熱技術、AI技術、云技術以及鋰電池技術。
面向未來,智能儲能系統具備本地BMS、能源IoT組網、云BMS三層級架構,基于大數據分析及AI算法,通過儲能系統站內協同、站間協同、站網協同,滿足5G時代儲能綜合應用、智能協同、精細管理以及全場景應用的新需求。
針對5G時代對站點儲能的多維需求,華為基于對5G網絡演進趨勢的深刻理解,推出了5G Power智能儲能系統。主要具備以下特征:
•性能更優的基礎鋰電功能
采用業界最高密設計,體積小,重量輕,150Ah容量僅需3.6U,一個機柜就可容納600Ah,可原位替換舊鉛酸電池,免增機柜,解決了電信業長期面臨的站點獲取難、站點租金高、工程進度慢等令人頭痛的問題。
基于傳感、通信、AI和云等技術,可實時檢測和管理電壓、電流、溫度和均衡功能,實現過壓/欠壓、過流和高溫/低溫自動保護和高精度均衡,提升了電池使用效率,降低了運維成本,也能保證100%使用安全。即使在極端外部原因導致起火時,智能化的鋰電也可100%自我滅火,滿足通信機房的極致安全的需求。
•站內協同:智能升壓、智能混搭、智能防盜
通過本地BMS與站點子體統間站內協同,可實現儲能系統從單一備電轉向綜合應用、從無協同轉向智能協同,提升投資效率、釋放資產價值。
眾所周知,電流流過電纜和接頭會產生線損和壓降,電纜越長,電纜越細,電流越大,壓降越大。由于5G AAU功耗增加,若采用原來的-48V供電,為了滿足AAU設備所需功率,所需電流就越大,會導致壓降越大,供電距離越短,無法滿足一些AAU拉遠場景,還浪費能源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運營商不得不更換更粗的電源線,但又帶來了新問題—電源線越粗,重量越重,成本越高,且會導致桿塔承重超標。
傳統儲能系統電壓本身會隨著電池放電而逐漸下降,甚至會發生電壓驟降現象,這給5G供電穩定性帶來了更大的挑戰。
而智能儲能系統通過與5G電源聯動協同,100Ah智能鋰電的放電容量相當于200Ah普通鋰電或鉛酸電池,支持57V恒壓輸出,無需使用粗線纜,100%釋放電量,可提升站點供電距離,減少電池投資。
針對新舊電池或不同種類電池混搭會產生偏流問題,智能儲能系統可實現不同電池組間及電源智能協同,對電池組間的偏流及環流進行智能調壓限流分攤管理,實現輸出功率無損智能并機。以典型8kW功耗1h備電場景為例,業界普通儲能系統需配置4組 100Ah鉛酸或鋰電池,而智能儲能系統僅需配置2組100Ah智能鋰電池,節省2組電池及1個機柜,從而減少了占地,降低了站點租金。
智能儲能系統還可自動適配不同電池組的電壓,免增合路器與鉛酸電池、新舊鋰電智能混搭,最大化利用現有電池,既保護了資產,又降低了5G演進分步投資。
同時,針對電池頻繁被盜的問題,智能儲能系統可通過與電源、網管智能協同,實現在線智能軟件鎖防盜,實現離線智能位移鎖防盜及GPS定位追蹤,最小化被盜損失。
•站間/站網協同:智能削峰、智能錯峰、全網精細管理
基站站點疊加引入5G設備后會造成外市電引入容量不夠,需對市電進行擴容改造,但市電改造工程往往周期長、成本高。通過智能網管與電網智能協同,智能分析儲能系統狀態,在負載峰值時,智能儲能系統參與負載供電實現“智能削峰”,從而可實現“不改市電”向5G演進,減少投資,加快5G部署。
憑借智能網管與電網智能協同以及智能鋰電的高循環性能,還可通過“智能錯峰”在低電價時段充電,在高電價時段放電,從而節省電費,激活電池價值。
面向未來,通過能源IoT、搭載智能鋰電的儲能系統與網管智能協同,可實現全網儲能系統可視、可管、可控;通過大數據和AI分析預測,可實現前瞻性運維和站間電池資源互補,從而降低運維成本,減少資源浪費。
沒錯,光是普通儲能系統已無法滿足5G時代的新需求,時代呼喚搭載智能鋰電的智能儲能系統。事實上,全球多數運營商已從呼喚走向行動,正積極部署智能儲能系統。